2025年9月12日,江安县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以“锂电探秘,科学启航”为主题的江安县“全国科普月”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,江职校50余名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师生通过走进新能源企业,直面前沿绿色科技,专家现场讲解,听科普报告等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科技探索之旅。
在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。师生们走进光原锂电研发中心,零距离接触锂电原材料和生产线,了解了从基础材料到成品电池的完整产业链。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,对锂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表现出浓厚兴趣,不时提出各种问题,技术人员一一耐心解答。
在四川衡锂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,参观了现代化锂电生产线和精密实验室,先进的生产设备、严谨的工艺流程、高精度的检测仪器,让同学们大开眼界。通过实地观摩,同学们对锂电池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。
在江安职业技术学校学术报告厅,聆听了由高级“双师型”教师所作的《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应用》科普报告。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结合生动案例,系统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,为当天的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理论句号。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同学们揭开了新能源产业的神秘面纱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。通过实地参观锂电原材料处理、电芯制造及电池组pack的全流程,同学们直观理解了“一度电的旅程”——从锂矿石到储能系统,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生产,科技如何将自然馈赠转化为驱动现代社会的绿色能量。
许多同学兴奋地感慨:“原来我们手机里的电池要经过200多道工序!”“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居然与负极材料的克容量直接相关!”这些发现让他们真切体会到——科学原理就蕴藏在每道工艺的参数里,技术革新就体现在每个环节的优化中。更有同学立志要深入学习材料化学与智能制造知识,希望未来能参与开发能量密度更高、更安全环保的下一代电池技术。
县科协将持续打造“车间里的科学课”这一科普品牌,通过校企协同构建“认知-实践-创新”的培养链条,让更多青少年在真实场景中感受科技魅力。未来还将组织新能源主题创新大赛、院士专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,为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。
记者/作者:江安科协
编辑:董菡
责编:王政伟、周琼
监制:覃勤